• 寻梦高复教育,专业致力于高考极速提分,教师团队是汇集苏州、南通两地优秀的教师,实行全封闭、半军事化管理,分层次教学,提分效果明显。
寻梦课程
复读资讯
当前位置: 主页 > 高复班

为何高考复读的疲劳与高三的疲劳不同?

时间:2023-12-05 14:13来源:寻梦教育 字体大小:【

在我看来,复读的疲劳更多的是心理负担和压力,总而言之,它体现在两个方面:

①时间成本;②心理成本。

时间成本复读是一种持续的马拉松式努力,而非短跑式突击。

一年的时间并不意味着有趣。重复意味着时间成本更高。

选了复读,就意味着又要有一年的时间和试卷、考试相伴,过着艰苦的高三生活。

在同学们潇洒自如地享受大学生活的时候,复读生还是要三点一线过单调的学习生活;

当其他人正常高中毕业“收剑入鞘”时,复读生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来赌未来;

和弟弟妹妹一起学习竞争,上大学的同学早毕业拿到20K年薪,但我还是靠家人帮忙...第二,心理成本

心理成本(psychologycost)指因工作、生活环境(如中心城市等)而不愿离开的工作、生活环境等)所付出的一定心理成本,在精神上的消耗和支出。

与高三学生相比,复读疲劳最大的不同在于心理成本过高,在精神上比高三学生要多花钱。

在同龄人中,1.“loser”

同班同学一旦选择复读,同班同学都会进入大学,复读生自然会在心理上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。

由于本该上大学的步伐慢了一步,就会有一种落后一步的焦虑。

已失败过一次,更害怕失败。

失败真的很难接受!!

三年级的时候,我被送到了市里的第二中学。以我的实力,其实参加中考是可以上第一中学的,但是我怕自己考试不及格,考试不及格,连二中都考不上!

我总是这样,更不用说那些失败的人了。

为何高考复读的疲劳与高三的疲劳不同?

高三的时候,班上有两个复读生,其中一个是我将近半个学期的同桌。

从表面上看,她看起来很轻松愉快,但是从她身上我总是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沉闷。

特别是每一次考试成绩出来,考得不好往往会把试卷揉成团再拆开,对着试卷沉思;

上体育课往往不下去,下课除了上厕所也不怎么活动,中午撑着刷题只睡十分钟;

当班主任总是强调“一分以上一万人”的价值观时,当我感到不屑和不耐烦时,她会反复告诉我她高考失败的经历,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;

还有几次晚上自习的时候,我能稍微注意到她在偷偷抹眼泪;

……

假装放松不是放松,而是更重的压力。

对我来说,她真的很累!

和没有失败经验,没有经历过高考残酷的我相比,她真的很累!

大部分复读生也承受着这样的心理负担,希望最后一站能以壮士割腕的士气赢得胜利,所以他们会比应届高三学生更加努力,因为他们已经付出了一年的代价,再也输不起了。

知乎里有个话题,“失败过一次,怎么克服怕努力后失败的恐惧?”看完这个,你就能明白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有多难了。

老师、同学、父母期望的眼光带来无限的压力。

复读生最大的心理压力还是来自于外界的眼光。

事实上,现在耳边也不乏这样的声音:

"你还是个复读生,竟然考不上应届毕业生…"

"复读生得这个分数很正常啊!再学一遍肯定比应届毕业生学得好!"

"您是一名复读生,今年高考一定会取得理想成绩!"

高三学生考得好,会得到老师同学的称赞,复读生考得好,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。

看起来全世界复读的人都可以考上清北!

高三的时候,班主任用一个学姐的经历来激励我们。学姐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,后来被派到哈佛大学读博士...当时觉得学姐好厉害!但是后来听说学姐复读后考上北大的时候,我的敬佩顿时消散了很多。

因此,对于“复读生”这一群体,我们很难摆脱刻板印象。

无论是教师、同学、家长还是复读生,都会给复读生施加心理压力:他(她)是复读生,今年一定能考好!

高四学生也会想,如果考试不及格:

对不起同学,老师,父母的期望!

对不起父母又一年的经济和精神支持!

对不起自己又一年的辛苦!

许多人已经预设了复读生的高考成绩,这难道不是很大的心理压力吗?

其实我一直觉得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,因为没有经验我是无法理解的。但是我真的很佩服复读生。复读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,每个决心复读的人都很勇敢。

我很高兴我能一次性达到满意的结果,但我也很感激我遇到的挫折和失败。无论挫折是否顺利,相信经历之后,你也会觉得这短暂的艰难日子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!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点击收缩

手机/微信:

15371893118

王老师:

资料干货

预约报名试听课

追梦高复班,追求梦想,展望未来!